西汉时期的《说卦》不知所益何篇

西汉时期的《说卦》不知所益何篇

西汉时期的《说卦》一篇包含了今本的《序卦》和《杂卦》两篇,王充的《论衡·正说》:“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周易 说卦,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黄晖《论衡校释》引《经义丛抄》徐养原云:“充言‘益一篇’,不知所益何篇。以他书考之,《易》则《说卦》,《书》即《大誓》,唯《礼》无闻。”《隋书·经籍志》:“秦焚书西汉时期的《说卦》不知所益何篇,《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说卦》本一篇,而这里说是“三篇”,有学者认为《说卦》本来是包括了《序卦》、《杂卦》,后来被分成独立的三篇,如清·毛奇龄《仲氏易》卷三十云:“但其云三篇,今只一篇,或云合《序卦》、《杂卦》为三”, 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也认为“《论衡》所说的‘一篇’《隋书》说为‘三篇’,好象不相符,其实只是证明《说卦》、《序卦》、《杂卦》的三种在初本是合成一组,后来分成了三下罢了。” 《论衡校释》刘盼遂按云:“唯《论衡》云‘一篇’,《隋志》作‘三篇’周易 说卦,不同者,盖《说卦》本合《序卦》、《杂卦》而为一篇,故韩康伯注本及唐石经仍以《说卦》、《序卦》、《杂卦》为一卷。” 2013年12月,中西书局出版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公布了战国时期的一本筮书《筮法》周易 说卦,既有记录占问事项的《十七命》、解释卦位的《卦位图》、《人身图》,也有记录天干地支与卦、爻相配的图表和爻代表的象,还有一篇与之相配的专记六十四卦卦序的《别卦》, 其内容和性质与《说卦》、《序卦》、《杂卦》三篇相似,说明《说卦》、《序卦》、《杂卦》三篇本为一篇是理由充分的。

《说卦》是所有易传中产生最为古老的篇章,是先秦时期和《周易》并行而用的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筮法书篇。《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占断吉凶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卦象西汉时期的《说卦》不知所益何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又要根据事物的不同特性及相关因素来判断所得卦的吉凶,所以《系辞下》里很明确地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说易占就是一门“象”的学问;所谓“象”就是法像万物的意思;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也说“《说卦》者,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也。” 因此古代掌管卜筮的巫史在编撰、创作了一些作为卦爻占卜参考底本的易书(《周易》即其中的一种)之外,又有专门记述、解说卦位、卦序、卦象的工具书并行使用,就是《说卦》之类的作品,并非是为了解释《周易》作的“传”。今《易经》“十翼”中的《说卦》以及本来与之同篇的《序卦》、《杂卦》在内,经过了汉代儒生的改编,加入了儒家易传的内容并做了相应的文字改造,已经不是先秦《说卦》的原貌。正因为这三篇本来是先秦的筮法著作,不是专为了解经而作,故其内容很多与《周易》经文不合拍,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里就说《说卦》所记卦象“未能满足研究经传之需要”,说《序卦》“或合乎经义,或不合经义”,说《杂卦》“有合于经者”、“有不合于经者”, 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为了解经而著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佚名,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ufengtangz.com/zhouyi/39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