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

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

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于1940年9月在科学、哲学、宗教的相互关系讨论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尽管宗教的和科学的领域本身是彼此界线限分明的,可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牢固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这种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我认为:科学与宗教,是相伴而生和长期并存的。在几千年的并存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为用。所以,承认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那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儒、道、佛和中医学这四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都同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论,可否这样地说,没有儒、道、佛,就没有今日完整、系统的中医学。同时,中医学的实践,特别是积极的临床实践,验证和去除了不少带有迷信思想、封建伦理观念等东西,对儒、道、佛的理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本文试从儒、道、佛和中医学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二个方面,来探寻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

一,儒、道、佛和中医学文化的互动性

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特有的唯物辩证法和哲学观,是朴素的自然科学观渗透于人和社会,以阴阳、五行和精、气、神学说为基础,脏腑经络为理论核心,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体系的一门科学。

在古代,中医不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中医二字中的“中”字,是中医的一个专用名词,说的是治疗理念,是具有独特的内涵称谓。为什么这样说?据史料查证,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有了“中医”一词。那时西医还没传入中国,西医传入中国是在西汉后,又过了一千七百年的明代。那时,西汉人连西医为何物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区别“西医”,而称中国的医学医术为“中医”呢?

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

那么,“中医”二字究竟是何意呢?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取得平衡,人才会不生病。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意思是说人的身体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百病全无。所以,“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这正是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重要的哲学命题。《中庸》开篇第一章中指出:“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是“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可以说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在这个根本目标下,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的理论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预防、养生等内容。

历史表明,早在先秦汉初之时,尚处于形成过程中的中医学,就与道家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子以道为本、道法自然的思想;庄子的天下一气、练形吐纳之说;《管子》书中的精气生人、心为身君之论等,不仅为当时的医生提供了观察事物理念和方法论,而且启发他们未病先防,尤重养心、治神。这在现存的《黄帝内经》等书中有记载。在1973年出土的湖南马王堆汉墓医学帛书和简书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西汉中期以后,儒家居于独尊地位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其天命观,仁义礼智信思想,及宋明理学的太极、阴阳、五行、天理、人欲等学说,凭借封建君权,向中医学领域渗透。除道家、儒家之外,传入中国的佛教,对中医药学的影响也无所不在。从病因、病理到药物、药理;从防治法则到从医道德,均带有佛、道二教的痕迹。如:有些医生不用方药治病,认为只有行善才可消除之,这是佛教因果报应之说在中医学上的移植;有些医生出现慈悲救苦、众生平等、舍命济人等观念行为,这又是佛教六道轮回、普渡众生、积德成佛思想的表现;还有些医生劝导患者,静养修性,辅以调食、调眠、调身、调息,显然是佛门禅定方法的运用。再如,精、气、神的思想,气功导引、按摩疗法、内丹理论、化学药物、性医学内容等,已被公认为现代中医药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

什么是精气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观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朴素的认识被引进医学领域,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概念: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庄子说:全天下就是一个气。有了这个气就运动,就生生不息,就变化不止。在上就是为气,在下则为形,就是地。这就是气。思想家董仲书舒说:元气者,始也。万物之始也。有了这口元气什么都开始运动了。没有这口元气,就没有。就好像上帝的推动力,就像牛顿找上帝第一个推动这个地球一样。而中医的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气”成为自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也是早期道家的思想特色之一。由老庄而源,以至一系列所阐发的精气论,都是具有唯物主义的。道教不直接追求现世人间的长存,而是用修炼和服食丹药达到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目的。这固然是一种幻想,但由此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却是事实,许多道教人物都是长寿者。促进了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揭示人体养生长寿的科学奥秘。

东汉·魏伯阳书著,其内容是以精、气、神为核心的内丹修炼理论,特别重视身心精神的修炼,在修炼过程中也借用外物和丹药来补充衰竭的身心,恢复精、气、神的生命本能。除去迷信的色彩之外,这是一套对人体抗衰防老、自我保健和整体调节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医精、气、神学说的形成影响很大。根据史书记载,养生思想最早起源于老子的长生思想。道家“重人贵生”,这是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明显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家就是养生家,道教也可称为养生教。道教的核心原理就是“无为”,它呼吁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道家养生之学,就是从自身病痛老死问题上,引出人们在其机体生理上,在起居生活上如何自己调理,以适应大自然变化,而求得一种自如的修养学问。道教认为:人和地球天体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机体,人身便是一小宇宙。因此,便从天文地理、地球物理等方面研究人身生命的规律,建立了一整套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之下,道家们有做物理的或生理的研究,有做化学药物的研究,有做锻炼精神,颐养精气的研究,有做祭祀、祈祷,净化思想信仰的研究,方向很多,各专一端,但其总的养生原则方法与《内经》天人合一的养生观是一致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致虚要虚灵到极点,守静要清宁到静极。道法自然,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即是道。由静极而进入绵绵若存的状态,即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指出生命源头是以静态为根基的,所以要修炼恢复到生命原始的静态,才合乎常道。归根就是求静,即精神的一种自我控制。是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看出道家养生观与中医养生观是一致的。

什么是阴阳学说?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间一切能量、运动方式、空间方位、时间序列、事物的性质、以及聚万物之灵的气等等,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阴阳是一切事物辩证对立的两方面。《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易传》里说:“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万物之始也,有了阴和阳,才有了万物之始。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有了阴阳,有了气才有了万物,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所以,中医讲求阴阳平衡,以致中,致和。

中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互动性及大力弘扬古代文化遗产

中医学理论的使命是实践:中医讲究的是“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以平为期”即:中医治疗疾病重在调理阴阳,其目标在于促进“阴阳自和”的自我调节机制,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有序状态。“采正避邪”即:补正泄邪。“畅通谨守”即:不通则痛、邪之所趋其气必虚。“天人相顺”即: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情景合一、不讳天势、不犯地理、顺势尽性。中医采取的操作方式佛教文化公司怎么起名,不侧重于操作心灵,而偏重于操作身体运势:人之运律顺应天之运律,药之本性顺应人之偏需,形之姿态匹配神之姿态,情之意蕴耦合景之形式。也就是:“天人合一”,“药偏合一”,“形神合一”,“情景合一”。这也是我国传统哲学的原理。天人合一,则人得天佑;药偏合一,则药到病除;形神合一,则人身圣体;情景合一,则随遇而安;总归一句话:“以平为期”。这也是中医理论的要点。

什么是五行学说?即用金、木、水、火、土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佛教文化公司怎么起名,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脏腑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医学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并结合当时的思想文化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理论。

综上所述:儒、道、佛是中医学思想、理论、疗法、方药的重要源泉之一。如果从中医学中除去儒、道、佛的影响,很难想象它会成为什么样子。同时,也不难理解,三者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特别是其中的宗教迷信思想、封建伦理观念等,曾经严重束缚中医药学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的发展。儒、道、佛既是对中医学促进产生和力量源泉,又是阻滞其快速前进和无形桎梏。在其两重性的作用下,中医学犹如一颗早熟但不落蒂的果实,不断地通过古老的根、干吸收营养和水分,始终保持鲜活,散发醉人的馨香,却未能及时落地生根,孕育新苗。

任何事物之间的渗透总是双向的,儒道佛与中医学之间也不例外。中医学受到儒、道、佛的影响,儒、道、佛也受到中医学的影响。这才是把握双方关系的全貌,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从儒道佛这一视角来看,中医药学的影响也是比较广泛的,不可忽视的。可大致概括为思想理论上的启迪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两大方面。

就思想理论而言,儒道佛均在不同意义和程度上借鉴或采纳了中医学。历代大儒及其编定、撰著的典籍,或多或少地论及医药。但他们谈论医药的目的,往往不是研究医药本身,而是借以阐扬、论证儒理。例如《论语·子路》记孔子之语: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玩读孔子此语,其本旨,并非在于赞扬巫医,而是借以劝导弟子、君子们必须具有恒德。宋代朱熹对此作注说:“恒,常久也。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寄死生。故虽贱役而犹不可以无常”。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德,连巫医也不能当,何况做一个儒者和君子呢?为进一步明确其意,孔子引述中又指出:一个人有德而无恒,就可能使人“承之羞”,即受其害,反证恒德的重要。由此可知,孔子赞扬巫医应有之恒德,也是借以阐发《易经》所蕴含的义理。可以说,孔子由巫医之恒德得到启发,解悟了《易经》之义,并引申出君子应有之德。历代儒者引医论儒,多似此类。同样,道士引用医,为的是论道;僧人引用医,乃为论佛。例如两晋之际的道教金丹派理论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多次引医药,以论证长生成仙的可能。他从五谷养人、草木之药治病这一事实出发,进行联想和类推:五谷、草木之药,能够活人延年。何况金丹这一类上品药,胜于五谷及草木之药万倍以上。服此药,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葛洪确是沿用医药学的思路和方法,以求解决人的长生不死问题的。此即所谓“外丹”理论,又称炼丹术。后世道教中的“内丹”理论,指人自身修炼。虽否定“外丹”的作用,但依据医理,通过炼养人的生命三要素精、气、神,从而达到长生的目的。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也从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中获得启发,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吸纳和利用,以期充实、完善、宣扬自身。把佛法,喻为治疗世人思想疾病的医药;从“五行”属性,引申出“五戒”;把“两精相搏”的生命起始过程,与灵魂转托思想结合起来;以各种病理现象证明“因果报应”的存在等。佛教在思想上对中医药学的汲取和利用,并不比儒、道少,这是佛教实现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和表现之一。

在生活实践中,儒者、道士、僧人的言论、行为、习俗、好恶等方面虽有明显差异,但都很重视和运用医药。一是需要医药防病愈疾。三者虽有入世、出世之别,但他们都是自然的、社会的人,难以避免疾病,故不能离开医药。二是通过行医施药而修心养性。三教的教旨虽有明显差异佛教文化公司怎么起名,但对信徒的思想品德的要求,却有共同之处。儒家的仁爱,道教的善良,佛教的慈悲,均蕴含济困扶危之义。而医药的社会功能恰好与之契合,故三者都把行医施药作为个人修炼和积德的途径之一。儒者借医药以弘儒,道士借医药以弘道,僧人借医药以弘佛,目的不同,手段则一。在此意义上,不妨说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

纵观儒、道、佛的发展史,中医学对它们的影响也是不可抹杀的。这一历史事实表明,中医学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理论体系和实用医疗技术,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影响深广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儒、道、佛均从中获取许多的思想营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佚名,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ufengtangz.com/qiming/406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